NEWS
新聞動態
|
控價公司竄貨治理方法小結竄貨影響品牌渠道,如何有效管控呢?盧盧覺得我們應該從治理與制度兩方面入手。 一、 有效治理 竄貨現象如若已經出現,我們就從治理的角度先將其消除。 首先,通過全渠道零售檢測,找出可疑竄貨商品,并進行篩選,排除掉授權經銷商在授權區域內的商品。對無法判定商品進行復查。 對竄貨還要留好證據,比如截圖、錄像、詢問記錄等,必要時也可請權威公證機構進行公證。除此之外,更加重要的一個取證途徑就是神秘購買,購買疑似竄貨,查找貨源,獲取證據。 接著,與有竄貨行為的經銷商進行溝通,使其調整銷售策略。對不及時調整的竄貨鏈接投訴至平臺,令其下架。平臺投訴不成功的,再次針對竄貨鏈接尋找侵權點,從侵權的角度進行投訴。 另外,我們還可以通過神秘代購查找供貨經銷商,從源頭管控竄貨行為。針對優質的非授權經銷商進行招安收編,消除竄貨。 二、 制度約束 治理已出現的竄貨行為,并不能保證不會再產生新的竄貨商。所以從制度上管控,才是竄貨治理的根本。 首先,要完善經銷商管理制度,在合同中明確對竄貨行為的約束規定。量化竄貨行為的懲罰,如警告、扣除保證金、取消相應業務優惠政策、貨源減量、停止供貨、取消當年返利、取消廣告支持和取消經銷權等。 同時,品牌要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竄貨沖擊當地價格體系,安撫被竄貨經銷商,給其適當的補償,以減少竄貨帶來的不利影響。 另外,品牌還要制定穩定的價格體系與合理的促銷政策。低價,是竄貨的常用“伎倆”。穩定的價格與促銷,能減少竄貨商的利潤收入,進而減少竄貨行為。 最后,我們還應利用技術手段來配合管理,如溯源碼、防偽防竄貨碼等,來達到對竄貨經銷商的一個監控與約束。 “治理”治標,“制度”治本。二者合力,解決竄貨難題。 上一篇品牌維權控價怎么做?下一篇品牌維權控價你知道多少? |